台北市長柯文哲的夫人陳佩琪,日前提到柯文哲看棒球時都「只看結果」,不注意比賽過程。這一則花絮新聞,突然讓我想通了某些事情。
雖一再失言,柯文哲執政百日的民調滿意度仍穩定攀高,許多人認為「柯文哲主義」已獲民意支持,可以靠著這鼓氣繼續向前衝,甚至壓過議會的反對力量。批判者們則對這類數據感到大惑不解,仍一再強調柯文哲的「保守主義」或「威權主義」的成份,必然會導致悲劇,只是百姓不懂這點。
我一開始也不太確定柯文哲到底屬於什麼主義,但陳佩琪的「結果論」有畫龍點睛的效果。我認為,柯文哲不過就是投一般市民大眾的喜好,「柯文哲主義」就是「小市民主義」,小市民喜歡什麼,他就搞什麼,也不見得是威權或保守,一切都是「隨喜」。
和其他的民粹主義者的差別在於,柯文哲還添上了「結果論」的成份,這使得柯文哲主義有了實質的內容。有種近代倫理思潮非常接近這種想法。